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梅尧臣注曰:“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
王皙曰:“智者,先见而不惑,能谋虑、通权变。信者,号令一也。仁者,惠附恻隐,得人心也。勇者,徇义不惧,能果毅也。严者,以威严肃众心也。五者相须,缺一不可。故曹公曰,将宜五德备之。”
智、信、勇、严四德一般将领都不缺乏,而“仁”只有杰出的将帅才具备,而败军之将大都与不仁有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项羽初灭秦时,为除暴而战,破釜 沉舟,一战而亡秦;而后坑杀投降秦兵二十万,火烧阿房宫,杀韩生、义帝,自立西楚霸王,残暴不仁,虽百战百胜,也不免自刎而亡。刘邦一日三败,然能善待投 降将士,与民约法三章,施仁于百姓,终究取得天下。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 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 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 死到哪里了,所以我哭。”这是吴起的“仁”的一面;然而“杀妻取将”已大不仁,不免为人不耻,结果客死他乡。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做,虽在军事实力 上占据优势,但最终还是兵败如山倒,是因为他们没有“仁心”,侵略就是大不仁,何况屠杀无辜,所以会遭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的反抗,结局可想而知。(所有 的侵略都不得人心,都会失败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人战胜,审判和处决了萨达姆;但伊拉克人民不会屈服的。所以小布什演讲遭人扔鞋,美国暴发金融危机而惨 淡收场。)拿“二战”来说吧。希特勒之所以失败与其屠杀无辜的犹太人不无关系,其手段之残暴令人毛骨悚然。元首如此,手下将领也好不到哪去了。与之相反, 同盟军将士可歌可泣,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至今传颂。
我所说的“仁”,不是妇人之仁,是从大局出发的,从战略高度出发的。战争肯定有牺牲,伤亡。这种牺牲伤亡当然越少越好,但是却是不可避免的。牺牲是为了不再有牺牲,伤亡是为了天下太平;为了百姓安居乐业、为了国家长治久安,此即大仁,是所有杰出将领所必须具备的!
重要声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为柴宇球、查修彭、储昭学、叶建艳等原创作品,任何个人和或机构在未经过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大段引用于商业用途,不得篡改作者姓名。如有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我们书面授权后方可操作!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方显格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