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兵書志》
作者 書目
西漢.司馬遷 《史記》先秦諸子相關書目、事件
東漢.班固 〈漢書.藝文志〉(兵書略等相關類目)(全)
唐.魏徵 〈隋書.經籍志〉(兵書類)(全)
後晉.劉昫 〈舊唐書.經籍志〉(兵書類)(全)
宋.歐陽修、宋祁 〈新唐書.藝文志〉(兵書類)(全)
元.脫脫 〈宋史.藝文志〉(兵書類)
清.張廷玉 〈明史.藝文志〉(兵書類)
柯劭忞 〈清史稿.藝文志〉(兵書類)
梁.阮孝緒 〈七錄序〉
唐.魏徵 〈群書治要.目錄〉(全)
唐.馬總 《意林》(純書目〔全〕)
日本.藤原佐世 〈日本國見在書目.兵家目錄〉
宋.李昉 〈太平御覽.經史圖書綱目〉(兵書相關類目)
宋.王堯臣、王洙、歐陽修 〈崇文總目.兵家類〉
宋.鄭樵 〈通志.藝文略第六.兵家〉
宋.晁公武 〈郡齋讀書後志.兵家類〉
宋.尤袤 〈遂初堂書目.兵書類〉
宋.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兵書類〉
明.陶宗儀 〈說郛.兵書類〉
明.楊士奇 〈文淵閣書目.兵法〉
清.黃虞稷 〈千頃堂書目.兵家類〉
清.紀昀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兵家類〉
〈銀雀山漢簡分類目錄〉
〈漢書.藝文志〉
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戰國從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亂。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黔首。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祕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使令尹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歆於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今刪其要,以備篇籍。
……
《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
《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
《公孫鞅》二十七篇
《吳起》四十八篇〔有〈列傳〉。〕
《范蠡》二篇〔越王句踐臣也。〕
《大夫種》二篇〔與范蠡俱事句踐。〕
《李子》十篇
《娷》一篇
《兵春秋》一篇
《龐煖》三篇
《兒良》一篇
《廣武君》一篇〔李左車。〕
《韓信》三篇
右兵權謀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省《伊尹》、《太公》、《管子》、《孫卿子》、《鶡冠子》、《蘇子》、《蒯通》、《陸賈》、《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種,出《司馬法》入禮也。〕
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楚兵法》七篇〔圖四卷。〕
《歷代兵書志》
作者 書目
西漢.司馬遷 《史記》先秦諸子相關書目、事件
東漢.班固 〈漢書.藝文志〉(兵書略等相關類目)(全)
唐.魏徵 〈隋書.經籍志〉(兵書類)(全)
後晉.劉昫 〈舊唐書.經籍志〉(兵書類)(全)
宋.歐陽修、宋祁 〈新唐書.藝文志〉(兵書類)(全)
元.脫脫 〈宋史.藝文志〉(兵書類)
清.張廷玉 〈明史.藝文志〉(兵書類)
柯劭忞 〈清史稿.藝文志〉(兵書類)
梁.阮孝緒 〈七錄序〉
唐.魏徵 〈群書治要.目錄〉(全)
唐.馬總 《意林》(純書目〔全〕)
日本.藤原佐世 〈日本國見在書目.兵家目錄〉
宋.李昉 〈太平御覽.經史圖書綱目〉(兵書相關類目)
宋.王堯臣、王洙、歐陽修 〈崇文總目.兵家類〉
宋.鄭樵 〈通志.藝文略第六.兵家〉
宋.晁公武 〈郡齋讀書後志.兵家類〉
宋.尤袤 〈遂初堂書目.兵書類〉
宋.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兵書類〉
明.陶宗儀 〈說郛.兵書類〉
明.楊士奇 〈文淵閣書目.兵法〉
清.黃虞稷 〈千頃堂書目.兵家類〉
清.紀昀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兵家類〉
〈銀雀山漢簡分類目錄〉
〈漢書.藝文志〉
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戰國從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亂。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黔首。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祕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使令尹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歆於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今刪其要,以備篇籍。
……
《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
《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
《公孫鞅》二十七篇
《吳起》四十八篇〔有〈列傳〉。〕
《范蠡》二篇〔越王句踐臣也。〕
《大夫種》二篇〔與范蠡俱事句踐。〕
《李子》十篇
《娷》一篇
《兵春秋》一篇
《龐煖》三篇
《兒良》一篇
《廣武君》一篇〔李左車。〕
《韓信》三篇
右兵權謀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省《伊尹》、《太公》、《管子》、《孫卿子》、《鶡冠子》、《蘇子》、《蒯通》、《陸賈》、《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種,出《司馬法》入禮也。〕
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楚兵法》七篇〔圖四卷。〕
《蚩尤》二篇〔見《呂刑》。〕
《孫軫》五篇〔圖二卷。〕
《繇敘》二篇
《王孫》十六篇〔圖五卷。〕
《尉繚》三十一篇
《魏公子》二十一篇〔圖十卷。名無忌,有〈列傳〉。〕
《景子》十三篇
《李良》三篇
《丁子》一篇
《項王》一篇〔名籍。〕
右兵形勢十一家,九十二篇,圖十八卷。
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太壹兵法》一篇
《天一兵法》三十五篇
《神農兵法》一篇
《黃帝》十六篇〔圖三卷。〕
《封胡》五篇〔黃帝臣,依託也。〕
《風后》十三篇〔圖二卷。黃帝臣,依託也。〕
《力牧》十五篇〔黃帝臣,依託也。〕
《鵊冶子》一篇〔圖一卷。〕
《鬼容區》三篇〔圖一卷。黃帝臣,依託。〕
《地典》六篇
《孟子》一篇
《東父》三十一篇
《師曠》八篇〔晉平公臣。〕
《萇弘》十五篇〔周史。〕
《別成子望軍氣》六篇〔圖三卷。〕
《辟兵威勝方》七十篇
右陰陽十六家,二百四十九篇,圖十卷。
陰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德,隨斗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鮑子兵法》十篇〔圖一卷。〕
《伍子胥》十篇〔圖一卷。〕
《公勝子》五篇
《苗子》五篇
《逢門射法》二篇
《陰通成射法》十一篇
《李將軍射法》三篇
《魏氏射法》六篇
《彊弩將軍王圍射法》五卷
《望遠連弩射法具》十五篇
《護軍射師王賀射書》五篇
《蒲苴子弋法》四篇
《劍道》三十八篇
《手搏》六篇
《雜家兵法》五十七篇
《蹴鞠》二十五篇
右兵技巧十三家,百九十九篇。〔省《墨子》重,入《蹴鞠》也。〕
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凡兵書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圖四十三卷。〔省十家二百七十一篇重,入《蹴鞠》
一家二十五篇,出《司馬法》百五十五篇入禮也。〕
兵家者,蓋出古司馬之職,王官之武備也。〈洪範〉八政,八曰「師」。孔子曰為國
者「足食足兵」,「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明兵之重也。《易》曰:「古者弦木為弧
,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用上矣。後世燿金為刃,割革為甲,器械甚備。
下及湯、武受命,以師克亂而濟百姓,動之以仁義,行之以禮讓,《司馬法》是其遺事也
。自春秋至於戰國,出奇設伏,變詐之兵並作。漢興,張良、韓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
家,刪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諸呂用事而盜取之。武帝時,軍政楊僕捃摭遺逸,紀奏兵
錄,猶未能備。至于孝成,命任宏論次兵書為四種。
〔禮類〕
《周官經》六篇〔王莽時劉歆置博士。〕
《周官傳》四篇
《軍禮司馬法》百五十五篇
〔道家類〕
《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為太公術者所增加也。〈謀〉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
《鶡冠子》一篇〔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
……
《黃帝四經》四篇
……
《孫子》十六篇〔六國時。〕
〔法家類〕
《商君》二十九篇〔名鞅,姬姓,衛後也,相秦孝公,有〈列傳〉。〕
〔墨家類〕
《墨子》七十一篇〔名翟,為宋大夫,在孔子後。〕
〔雜家類〕
《孔甲盤盂》二十六篇〔黃帝之史,或曰夏帝孔甲,似皆非。〕
《大?》三十七篇〔傳言禹所作,其文似後世語。〕
《五子胥》八篇〔名員,春秋時為吳將,忠直遇讒死。〕
《子晚子》三十五篇〔齊人,好議兵,與司馬法相似。〕
《由余》三篇〔戎人,秦穆公聘以為大夫。〕
《尉繚〔子〕》二十九篇〔六國時。〕
《尸子》二十篇〔名佼,魯人,秦相商君師之。鞅死,佼逃入蜀。〕
《呂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呂不韋輯智略士作。〕
《淮南內》二十一篇〔王安。〕
《淮南外》三十三篇
《東方朔》二十篇
《伯象先生》一篇
《荊軻論》五篇〔軻為燕刺秦王,不成而死,司馬相如等論之。〕
《吳子》一篇
《公孫尼》一篇
《博士臣賢對》一篇〔漢世,難韓子、商君。〕
《臣說》三篇〔武帝時〔所〕作賦。〕
《解子簿書》三十五篇
《推雜書》八十七篇
《雜家言》一篇〔王伯,不知作者。〕
右雜二十家,四百三篇。〔入兵法。〕
(筆者按:「兵家有《雜家兵法》五十七篇,雜家有《五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尉繚〔子〕》二十九篇、《淮南內》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吳子》一篇,而兵家書籍又與道家、禮、法家、墨家等相重,而雜家後班固自注:『入兵法。』斗大三字,而古今許多所謂博學大儒乃目不識丁而疑:『兵家與雜家《尉繚子》乃二書。』其不學無術、好無稽之談如此,能令致力於國學研究者不悲乎!可悲亦復可憐之極也!」)
重要声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为柴宇球、查修彭、储昭学、叶建艳等原创作品,任何个人和或机构在未经过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大段引用于商业用途,不得篡改作者姓名。如有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我们书面授权后方可操作!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方显格局,谢谢!!!